首页 财经 国内 国际 金融 理财 股票 科技 互联网 通信 IT 文化 教育 娱乐 体育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市场监管总局提示:防范珠宝贵金属首饰消费陷阱

2025-03-15 14:35: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市场监管总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高,珠宝贵金属首饰的消费热度也随之增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珠宝贵金属首饰时,应防范消费陷阱,保障个人权益。

首先,珠宝贵金属首饰的价格与其类别和等级密切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高价格的珠宝贵金属首饰时,要了解必要的质量标准常识。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的主要国家标准包括《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2)和《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等,其中列举了常见珠宝玉石的检测和命名方法。其次,要了解珠宝贵金属类产品的标识管理要求。例如,贵金属类产品必须有明确的印记(指打印或刻印在贵金属饰品上的永久性标识)、标签等。如果商家宣传首饰为贵金属类产品却没有相应标识,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此外,消费者应当查看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消费者要确认检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检测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检测机构名称和地址、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所用检验检测方法、检测时间等基本信息。消费者还要核对报告关键信息。例如珠宝玉石类产品报告的照片与实物是否一致,产品的定名是否规范,如果出现表述含糊的“玉”“宝石”等名称需要警惕,还要注意证书的备注栏是否注明“处理”“染色”“充填”等关键信息。贵金属类产品应检查是否依据国家标准对纯度命名,以重量结算的贵金属类产品是否有准确的重量数据等。

消费者应当注意识别仿冒检测报告和“营销话术”,如果发现印刷粗糙模糊、内容严重缺失、在正规检测机构网站查询不到的报告,就有可能是仿冒权威机构的假报告或“套牌证书”;贵金属类产品有按实际克重计价、“一口价”等不同销售方式,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明确计价方式。同时避免商家混淆概念,或者夸大质量等级、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阅读推荐

最近更新

· 市场监管总局提示:防范珠宝贵金属首饰消费陷阱
· 拒绝“算计”,如何推动算法向善?
· 49元本地部署?198元“永久会员”?三千“李...
· 金价冲上3000美元 谁接住了“泼天富贵”?
· “串串房”“星期宠”……中消协公布2024年...
· 报告:京津冀积极探索数字智慧城市群建设
· 浙江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前两个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超300亿件
· 小心“宠物贷”!揭开宠物领养的消费圈套
· 真有那么多“权威专家”在推荐商品?
· 消费品售后服务新标准发布
· AI聊天工具:情感支持的新选择,还是心理健...
· (经济观察)潮玩崛起、科技赋能 中国玩具...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多措并举支持民...
· 华为等入选广东首批工业产品质量信用优良企...
· 宁德时代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逾15%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汽车召回用户指南
· 港交所“朋友圈”再扩容 新兴市场互联互通...
· 去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
·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
· 本硕博一口气连读是什么体验?8年制大学让学...
·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
· AI培训课,“变现神器”还是“割韭菜”陷阱?
· 广西医科大学成立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多所高校探索多元化评价体系 本科毕业考核...
· 清华、北大等多所高校宣布扩招,上名校会变...
· 云南大理新增至香港、胡志明市两条直飞航线
· 财政部公布《清洁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律师谈“海底捞小便事件10倍现金补偿”
· 小小冰箱贴,撬动大生意

原创视频

原创热点

专题策划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1999-2019 news.gansudaliy.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甘肃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